买足球的软件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南通澜禾:
打造国内功能性无纺填充絮片最大生产基地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02 字体:[ ]

“我们新项目厂房的内墙粉刷已结束,接下来进入外墙立面玻璃幕墙的装修阶段,还有二十天左右时间,设备也要进场。这是一个新起点,我们想在海门把企业做强做大,这是我们的梦想。”日前,走进位于三星镇的纤云生物功能纤维和非织造填充材料智能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南通澜禾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辉告诉记者。

纤云生物功能纤维和非织造填充材料智能生产项目由南通澜禾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34.8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2024年3月开工建设。南通澜禾2014年成立,主营非织造填充絮片材料。这几年,公司走科技创新之路,销售额逆势增长,年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成为国内大型芯类絮片生产商之一。

“之所以有底气再上新项目,是因为我们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彭辉告诉记者。在南通澜禾的纺丝棉生产车间,机声隆隆,由公司与设备生产厂家联合研发的生产线正忙碌运转,整条生产线长达125米,工人们正忙着包装新鲜“出炉”的被芯填充物,再经过压缩包装后外运。彭辉介绍:“这条生产线是我们公司在行业内首创的一条生产线,从单幅生产线拓展至双幅生产线,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产能达到原来的2.5倍至3倍。不仅如此,原来传统的生产线前端,需要3至4名工人将各种配料称重后放入生产线,现在我们用了20多台开包机,自动称重每一种配料,不仅减少误差,配比也更加精确,而且只需1名工人。这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天可生产25吨至30吨被芯填充物,用于1.5万条棉被生产,比原来产能翻了近3倍。”

智能化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产能和生产效率,南通澜禾尝到了甜头。公司继续加大投入,增加产线,提升产品档次。彭辉告诉记者:“由于我们研发的生产设备比传统设备要高、要重,公司在新上项目中融入了多种个性化设计,厂房地基打桩就打了3000多根,每根桩有4层楼那么高,每层层高在8米左右,楼面的负载达到1.6吨/平方米,可使用10台重达20多吨的货梯,确保可以运输重型设备。我们还将投入买足球的软件智能化梳理机、开包机、自动叠片机、抽空打包机、AGV小车等,确保未来的生产更加节能高效。”

据介绍,南通澜禾投资的纤云项目建成后,一年可产5万吨被芯填充物,折合成被芯6000万条,将成为国内体量最大的功能性无纺填充絮片生产基地。“我们的产品虽然属于家纺小众行业,但只要我们一直秉承创新理念持续不断走下去,相信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彭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