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用于海太长江隧道左线的“沧渊号”盾构机首件部件运抵A4标项目施工现场。这也标志着本项目进入盾构施工准备阶段,为后续隧道掘进奠定坚实基础。
上午9点,两辆卡车运载着“沧渊号”盾构机首部件缓缓进场,达到指定区域后,分批卸货。海太长江隧道HT-A4标项目机电副总工程师左世荣介绍,此次进场的盾构机首件设备为后配套2号台车设备。3月26日,“沧渊号”盾构机在常熟下线,工厂进行盾构机模块化拆解,通过拆解后的台车结构及刀盘边块采用陆运方式运输;盾体分块、刀盘中心块以及主驱动等核心部件最重部件可达330吨,在超宽、超重的情况下,通过水路联运的方式运抵施工场地,预计需要发运100多车次,总共运送62天。
“沧渊号”盾构机配备5台台车。“我们增加的5号台车,配置自主研发的拌运注一体化系统,可以在井下完成浆液拌制,能大幅度减少浆液在运输过程中硬化、凝结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海太长江隧道HT-A4标项目总工程师李永波介绍。据悉,“沧渊号”盾构机预计6月底组装完成,7月初始发掘进。
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段全长9327米,最高水压达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具有“长、大、高、深”的特点,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为该项目量身打造的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最大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为有效解决长距离、大断面掘进的施工风险,我们在刀盘上配置3层刀具常压换刀系统,便于超长距离掘进中的刀具更换。盾构机上搭载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姿态调整、泥水环流、同步注浆等自主控制模块,可以初步实现‘无人驾驶’自动掘进。针对盾构机核心部件,比如主驱动,我们安装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追踪核心部件振动、油品质量等多项数据,保证整个设备在健康完好的情况下使用。”李永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