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笃行,继续擦亮海门教育品牌
海门区人大代表、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校长 黄 芳
区委书记郭晓敏指出:海门的教育一直在南通名列前茅,在全省、全国有影响,是一张靓丽的名片,是海门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多年来,海门高度重视教育的先导作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日前又印发《买足球的软件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海门“奋进赶考路、当好领跑者”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过去这一年,海门实验学校立德树人,深耕课堂,提升品质,全力探索学校发展新路径。这一年,实验学校的育人质量高位运行,办学特色逐步彰显,内涵发展深度推进,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去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再次荣获海门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特等奖,教师团队获评南通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在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创办两个“海门实验班”,进一步扩大了海门教育在全省的影响力,擦亮了海门教育品牌。
作为教体系统的一名区人大代表,为民代言尤其是为百姓教育需求代言是我的职责,我将恪尽职守,认真履职;同时带领广大教师一起为把海门打造成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奋力争当长三角教育新典范而不懈努力。
构建多元化、厚内涵、有特色、高品质普通高中
海门区人大代表、南通市海门四甲中学校长 张利平
弘扬“强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海门教育精神,突出“立德树人,优质提升”,大力推动学校发展的转型提升,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学校特色发展态势,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年来,四甲中学以“办合适的教育,塑多样的人才”为使命,努力构建师生向往的生态校园、文化乐园。聚焦素养,不断发展,变革创新,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买足球的软件的发展路径,书写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海门教育传奇。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相信睿智与自信的四中人定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特色彰显特长,以文化丰富内涵,以质量铸就品牌,坚定不移地推动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和品牌发展之路,同时作为区人大代表,我一定多方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海门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海门区人大代表、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 宋 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应加强校企合作,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校企协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地方政府当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将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学校与企业可以在资源统筹与共享、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交流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平等自愿、互惠共赢,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相结合。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其他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校企合作。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海门区人大代表、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校长 何 陈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竞争的“跑马场”“竞赛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健康权、生活权,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走出“短视化、功利化、内卷化”教育的困境,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双减”政策的贯彻执行势必给目前的初中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发区中学开始倡议学习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近年来,学校积极打造“真文化”校园文化系列,从环境特色、精神文化、师德建设、课程开发、师生素养、课题研究等方面积极实施和发扬光大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瞄准定位,做好“双减”“加减法”,“不碰红线,守牢底线”,把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治本之策,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坚守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海门区人大代表、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杨惠娟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千家万户。当下,“双减”政策无疑是政府、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共同迎接的一项教育大变革,唯有多方协力、高度重视,才能推动这一项教育政策的落地。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还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一线的校长、教师来说,这是一项历史使命,责无旁贷!我们努力用“双减”撬动学校教育的迭代更新,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双减”政策推行的这半年来,海门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主动作为,聚焦“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提质、课程升级、作业变革、课后延时服务增效、家校社合作共育等各种载体的创新与实践,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双减”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全区教育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们将坚守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干
海门区政协委员、余东镇富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俞新
在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长沈旭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海门要在共同富裕、全龄友好上展现新作为,要深入推进农业振兴行动,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为此,我们要以“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为主抓手,扎扎实实地干。
近年来,余东镇富民村按照上级要求,瞄准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扩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质量提高、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取得良好效果。
2021年,富民村一共实施了民族风情园、福水禧田、村史馆等11个项目,还利用入选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名单契机,探索农旅项目,建设了100吨的粮仓、800平方米的晒场,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作为本届政协委员,我会继续履职好、奋斗好,为富民村的“强富美高”作出新的努力。
擘画乡村振兴,实现村美民富
海门区人大代表、海门港新区浩中村党总支书记 黄建华
乡村振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全力以赴,擘画了一幅村美民富产业旺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措施扎实,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全村沟河进行整治,污染防治、秸秆禁烧等措施到位,全民参与,成绩显著,实现了水清岸绿,真正改变了村容村貌,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早规划,矛盾及时协调,通过散坟搬迁、填埋沟河、挂钩复垦等,平整土地1500余亩;新建硬质化道路6公里;建立泵站2座、箱涵6个、圆涵47个,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增加了村民收入。
聚焦乡村产业兴旺。去年初创办南通浩鑫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承接海门港新区579公里农路、152座农桥、和110800平米绿化的养护维修等,实现产值200万元左右,有效解决了农路农桥管理难问题,更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吸纳了众多剩余劳动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了强村富民的双赢之效。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亲农民的“三农”队伍
海门区人大代表、海门港新区轧西村党总支书记 黄袁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击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关键,也为无数人的乡愁找到了归属。而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才的振兴。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亲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班子和带头人。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干部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先锋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个乡村振兴总要求的中坚力量,选好用好农村党员干部关系乡村振兴成败。
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有志青年投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事业中,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村干部的带头和协调推动下, 发挥出每一个人的作用,一起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